好品中国公共关系服务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>服务中心>好品中国公共关系服务中心

风好正是扬帆时 繁花依旧看今朝

时间:2024-03-01   访问量:749

前言


世事变迁,繁花依旧。


历经三十载,外贸面貌焕然一新,但其核心精神仍旧未变,与昔日信息闭塞、摸索前行的外贸岁月相比,今日中国外贸之成就,可谓盛况空前。


昔日品牌出海,多集中于价值曲线之中端,依赖低价策略与代工贴牌。然而,如今的主流已转变为追求穿越时间周期、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品牌。


出海的方向和需求也呈现出双轨并进的态势,一方面深入欧美成熟市场,另一方面则开拓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等新兴蓝海市场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以及发达国家“逆全球化”趋势带来的不确定性,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出海企业拓展版图的重点方向。
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中国品牌的出海历史

图片
图片


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企业出海的历史。


21世纪之前,我国的第一批制造企业通过为国外品牌进行代工的方式,进行学习与模仿,借此快速成长。也可以说,1990—2000年,是我国的代工出海期,由于资本、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足,我国采取了“对外开放”和“引进来”的策略,与外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。


此策略在许多行业中都有所体现,尤其是在汽车和纺织业中尤为明显。我国的汽车产业最初在苏联的协助下起步,同时,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也以代工为主,辅以经销和代销的出口方式,统称为“外贸”。


21世纪开始,中国企业开始了三波出海潮。


2001—2008年,乘着WTO的东风,在“走出去战略”的加持下,海尔、海信、华为、联想等,代表中国品牌第一次亮相在海外。中国大陆开始逐步接替中国台湾地区等“亚洲四小龙”成为全球纺织产业中心。申洲国际在2005年便于柬埔寨布局了第一家海外生产工厂,为产能出海奠定了基础。


引进外资和外国的产品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,促进了本土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迅速成长,提高了国内企业竞争力。


2008年—2018年,金融危机后全球资产价格回落,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机会。消费电子企业如家电和通讯企业等,进一步扩展全球研发、试验、制造体系。借助跨国并购的方式,我国的相关企业迅速打入海外市场,实现了国际化战略布局。


在这一过程中,一些代表性案例引人注目。如吉利收购沃尔沃、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、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、海信收购大宇南非电视生产基地等,这些并购活动不仅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,也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和优化。


可以说,第一波出海以制造能力为主,而第二波则叠加了资本运作,加速了出海步伐。


2018年至今,电商出海乘风而上。阿里巴巴、拼多多、字节跳动等国内巨头纷纷加入这场全球化浪潮,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与此同时,欧美电商在物流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,传统巨头虽投入巨额资金于航空领域,但运营上仍显得粗糙,效率低下。


相比之下,我国电商在供应链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优势。通过构建全球分拨中心、物流枢纽和跨境仓库,我国电商成功整合了飞机、卡车、火车等多元化的交通工具,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。换言之,我国的供应链能力拥有决定性优势。

 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
中国品牌:从边缘走向主流

图片
图片


服装、家具、家电曾为我国外贸出口主力,现已被高附加值的电、光、锂产品所取代。在商业平台上,我国推出SHEIN、Temu、Tik Tok Shop、速卖通等出海新力量。2023年,在海外市场中,中国品牌表现出色,特别是在3C产品、服饰鞋包以及汽车出行等品类上,这些变化表明,中国品牌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。


我们以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为例,其海外拓展的历程与我国整体的出海战略高度契合,均跨越了三个关键阶段。通过剖析比亚迪的出海经历,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到我国出海战略的三段历史轨迹。


1995年,比亚迪正式成立,靠充电电池起家。1998年,比亚迪于荷兰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分公司,业务为电子代工,客户涵盖诺基亚、索尼和摩托罗拉。1995年—2002年,比亚迪做到了零件技术领先,因为客户大多为外资跨国企业,故而也为比亚迪开启国际化奠定了基础。可以说,1995—2002年,是比亚迪的代工期,也是技术积累期。


2010年,比亚迪开始布局商用车,收购美的客车后,开始电动化之路,从地区走向全国,再走向全球。2013年,新能源趋势明显,比亚迪开始进行海外布局。之后,比亚迪在美国匈牙利等地建设了纯电动大巴工厂,同时出口到欧洲,拉美,东南亚东盟等市场,这段时间内,比亚迪增加了自身竞争优势。


2021年5月,比亚迪正式宣布“乘用车出海”计划,随着国内自主与新势力们纷纷走出国门,比亚迪的乘用车也开始陆续出口,从挪威的试点开始,逐渐延伸至欧洲、拉美、东南亚、中东,甚至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。截至2023年,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足迹覆盖了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,销量稳居巴西、新加坡、泰国、哥伦比亚等多国市场第一位,同时在日本、德国、澳大利亚、阿联酋等多国也跻身前列。


从造车到电动大巴,从商用车到乘用车,比亚迪用了两个十年。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,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。为打造规模更大的船队,比亚迪已把自有业务向船舶管理领域延伸。


2024年2月19日上午,比亚迪的降价打响了国内新能源车企“价格战”,“电比油低”时代来临。在降价的背后,是其本身具有垂直整合、全产业链能力,以及成熟的顶级核心技术。

 

图片


正如我们之前探讨的品牌国际化进程的第三阶段,产业的外迁与本土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。对中国企业而言,提供高价值和技术含量的产品,而非依赖廉价要素(廉价劳动力或是廉价材料),是避免内地+海外“卷”的关键。以比亚迪为例,其国际化进程体现了对趋势的洞察、供应链掌控和实力提升。


中国品牌想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,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是必由之路,同时需构建并优化自身全球供应链体系,以确保竞争优势。这不仅是比亚迪面临的挑战,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重大考验。


中国消费品牌站在2024年的新起点,或将迎来波澜壮阔的“全球化”浪潮。


好品中国公共关系服务中心运营团队


总策划: 方璐卿

运营经理: 石建、姚漂红

数据及运营支持: 昕搜咨询

创意美编: 夏琪杰

图片



相关文章